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论联合政府》宣教活动使工人、农民、士绅、地主、商人等各阶级人民都能够在《论联合政府》中找到与自身利益相符合的政策,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把“建立联合政府”等政治话语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言说方式,是对中共一整套新的政策体系、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接受与认可。此现象
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统一了各阶级人民思想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2022-04-06更新 | 4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1950年,我国大规模调整了战略部署:中央军委将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及中南地区的部分军队调至东北地区,使得东北边防军增至五个军,同时还做出加速特殊兵种建设的决定。我国做出这些决定主要是因为
A.中苏关系逐渐恶化B.东亚地区形势较为紧张
C.美国积极扶持日本D.巩固东北重工业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朱德在香山签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宣布约法八章,包括保护全体人民生命财产,保护公私学校、医院等机构及其它一切公益事业,废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权制度,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等。该布告的主要目的是
A.动员农民积极参军参战B.接管城市以推动解放进程
C.展示共产党的优良作风D.确立民主政权的政治基础
4 . 作家阎涛在其创作的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中有一句名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评价主要基于
A.产生于此的西柏坡精神影响深远
B.毛泽东在此郑重告诫全党戒骄戒躁
C.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D.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
5 .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当年这首歌谣唱遍了中国城乡大地(从北方向南方传播)。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真情付出
A.助推了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B.折射民族资本受到沉重打击
C.凸显全面抗战路线得到认同D.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2022-03-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自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民主人士相继离开香港和南方大城市,进入东北和华北解放区,同共产党人一起着手进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这表明
A.所有民主力量与国民党决裂B.战略决战取得了胜利
C.筹建全国性民主政权的展开D.第二条战线开始形成
2022-03-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报告中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这次会议
A.为新政权的建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B.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判断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作出调整
2022-02-15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三2月诊断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8 . 许知远在《醒来:110年中的中国变革》中提出“中国4.5亿人,需要土地,需要光明的未来,需要把帝国主义从中国地盘上赶出去,孙中山这样想,蒋介石为之诱惑,但只有毛泽东知道怎样去实现它”。该学者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是
A.毛泽东的英明领导B.中共政策赢得民心
C.蒋介石的独裁内战D.国民党战略方针失误
2022-02-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能够为毛泽东这句话提供注脚的史实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西安事变D.解放战争
2022-02-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4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战略战术的正确B.广大人民的支持
C.国民党内部腐败D.国民党失去援助
2022-02-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