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45年8月14日23日,蒋介石连续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家大事”,一次比一次急切,表现出少有的热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蒋介石
A.尚未做好内战准备B.顺应民意争取和平民主
C.失去全国民众支持D.主张国共两党共治中国
2 . 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人民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4 . 一位国民党将领曾评价某事件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在当时来说,象征着中国内部的团结,意味着国共两党新关系的开始。胜利与团结,正是双喜临门,不但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而且全世界人士亦寄予热烈的期望,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突然为之提高了许多。”这一事件是
A.长征结束
B.重庆谈判
C.北平谈判
D.开国大典
2019-10-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过关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能准确反映该诗的史实应该是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政协会议召开D.北平谈判
6 . 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最激烈的问题是(       
A.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B.召开国民大会和制定宪法
C.解放区与人民军队的合法化
D.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