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主题,在时序框架下提炼了若干研究子目:

1.中华文明的发轫

2.中华文明的拓展

3.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交融

4.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

5.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

6.发展与迟滞的明清文明


请参照上述研究思路,结合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为主题,设计相关子目。(要求:至少设计4个研究子目,符合主题,史实准确,设计合理)
2024-02-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   大别山中山面积约占全部山区15%,其余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潮湿,降水丰富,南北两侧水系较为发达,分别注入长江和淮河。植物生长茂密,种类复杂,是主要农耕地区

——摘编自《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大别山》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发动黄安(今红安)麻城起义,逐渐建立起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有利条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面几经转移,如表为1933年后中共中央关所在地迁移概况表。
迁移路径上海→瑞金瑞金—→延安延安→西柏坡西柏坡→①
开始迁移时间193319471949
迁移主要原因“左”倾借误使党遭受严重损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陕北透遇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整理


(1)分别写出①处的地名和②处的年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③、④其中一处补充说明迁移的主要原因。
2021-07-0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