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依据雅尔塔协定的精神,赫尔利宣称美国只支持蒋介石政府,蒋介石随即下达了全力清剿共产党的命令。但此后不久,苏联提出与国民党政府谈判,美国也作出了同样暗示,这就迫使蒋介石不得不更多地考虑政治解决的办法。这反映了
A.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瓦解
B.国共战略决战之后的谈判形势
C.美苏关系制约着国共两党关系
D.重庆谈判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2 . 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
A.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B.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C.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受到认可D.报刊成为政治斗争主阵地
2020-02-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C.《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D.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4 . 1945年10月,国共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当局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B.确定军队国家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原则
C.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协定的所有内容最终都没有实施
5 . 美国记者雅各布在《风暴遍中国》一书中指出:“胜利降临了,战争结束了。但是,陈腐的政府、累积的苦难、由来已久的恐惧,所有这些都依然如故。与以往相比,中国不仅没有进行任何改革,而且国内和平变得更加遥远了。”雅各布认为“和平变得更加遥远”是基于
A.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B.国民政府腐败反动的统治
C.国共两党所处的阶级立场
D.民族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
6 . 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这一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边区苏维埃政权
B.落实重庆和谈的民主建国要求
C.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
D.团结民主力量以赢取解放战争
2019-09-11更新 | 1317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的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道出了普通民众向往和平的心愿。毛泽东重庆之行的目的是
A.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
B.践行全面抗战的路线
C.商讨国内的和平问题
D.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表一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一
目录
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
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
2019-01-30更新 | 151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019-01-30更新 | 234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1届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