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学者杨奎松评价某事件时指出:“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两者完全是背道而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和谈B.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D.1949年的北平和谈
2 . 张治中将军在一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完全形成B.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D.国民党发动了全面进攻
2020-09-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4 . 这张老照片(下图)所反映的是国共两党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进行的一次谈判。这次谈判不正确的表述是
A.是在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之后举行的
B.争论最激烈的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C.国民党当局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双方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2020-08-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8月中下旬,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速到重庆“共定大计”;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暨驻华美军司令魏德曼将军也向毛泽东发出了邀请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中共此举
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建B.受到来自美国方面的军事压力
C.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D.受到国民党内各派的普遍欢迎
6 . 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指出“坚决拥护农民一切正当的主张和正义的行动,批准农民获得和正在获得土地”。这一指示旨在
A.解决战时财政困难B.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C.粉碎敌人全面进攻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7 . 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人民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8 .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了名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论。总编辑王芸生兴奋地写道:“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
A.商讨对日最后决战B.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C.争取和平民主局面D.拟出席“国民大会”
2020-01-17更新 | 38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大公报》(1945年10月24日)刊登的《为江浙人民呼吁》一文中写道:“这一带无数万的人民都曾为胜利狂欢过,而今却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大众不得聊生。他们痛苦极了,比未胜利时还痛苦。”材料主要说明
A.国民政府统治危机严重B.官僚资本对百姓压榨严重
C.内战爆发导致民不聊生D.美国加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回答外国记者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问题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解说
A.结束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C.表明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D.加速了抗战的胜利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