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的群众、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该文字出自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2 .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并简述“孙中山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的实践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3)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根据材料三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3 . 从1946年6月到1947年4月,山西太行地区农民共取得土地376.3万亩,贫农以下每人得地2亩,中农每人得地3分至5分:贫农每人占有土地3.3亩,中农每人占有土地3.5亩,地主保留土地在3亩。这表明太行地区
A.农村革命根据地获得发展B."耕者有其田”的实现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确立D.“包干到户”落实到位
4 . 辽沈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充满信心地预计再过一年左右就可以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了。这一论断源于
A.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B.国共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C.国民党已丧失了美国的援助D.土地改革农民革命性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不懈探索的精神。在某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如今,由于敌强我弱,党的工作重心一直在乡村。历史已经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必要和完全正确的,并且是完全成功的。……(但是当前)敌我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的工作重心应该由乡村转向城市,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该会议是
A.八七会议B.中共七大C.七届二中全会D.一届政协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百万大军勇,蒋敌难阻攻。长江天堑梦,今夜彻底崩。”诗中描写的战役发生之后,人民解放军解放了
A.北平B.南京C.天津D.沈阳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12月下旬至19319月中南,红军在江西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战,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三次围剿,歼敌数以万计,将西南与闽西根据地联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包括4个县、区,拥有数十万人口和5万名主力红军的相对稳定的中央根据地。进入到1932年,随着红军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展,到该年秋天,中央苏区的人口已达到百万以上。到1933年秋天,中央苏区更进入到鼎盛时期。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材料二     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毛泽东提出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在中央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名称,井概括1930—1933年中央苏区革命形势走向鼎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重要思想,并简要分析毛泽东提出“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的历史背景。
2021-02-0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2020-11-23更新 | 1087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新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取得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