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日本进攻缅甸后,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起陆续开进缅甸。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这说明中国远征军人缅甸作战
A.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要兵力B.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C.有力支援了盟军的对日作战D.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2 . 政治独裁:1946年11~12月,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通过的《________》,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________的真面目。
3 .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战场形势:全面内战开始时,________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2)中共中央准确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自力更生、以_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
(3)结果:1946年7~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约30万人。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很快被粉碎
4 . 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率先开进了南泥湾。不久,其他各团及三五九旅旅部也进驻了垦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各直属单位随后也来到南泥湾参加垦荒。一时间,在南泥湾掀起了一个开荒生产的热潮。这热潮的主要影响是
A.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关系B.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保障了华北百团大战供给
6 .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推动了
A.战略防御的胜利B.战略反攻的开始
C.解放军全国进军D.战略决战的进行
7 . 1948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根据《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设立了民政部、司法部、劳动局、财经委员会、法院等工作机构。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
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B.丰富了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C.标志着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8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摘编自“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发表的官方文件。亲爱的同胞们!……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717日)

乙:摘编自193811日创刊的《抗战漫画》中的两组画面。


丙: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结论: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使用材料甲、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2)据材料甲、乙、丙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结论加以阐述。
9 .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共、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民主义共和国”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场争论的实质是
A.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指导D.民主与专制独裁的较量
2021-09-10更新 | 1000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21讲人民解放战争-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2018·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10 . 毛泽东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