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2021-06-09更新 | 7417次组卷 | 64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 .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共、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民主义共和国”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场争论的实质是
A.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指导D.民主与专制独裁的较量
2021-09-10更新 | 1000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3月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仿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著名诗人臧克家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创作政治讽刺诗。其如图诗作反映了
A.作者对时局悲观失望的心态B.日本法西斯对沦陷区的掠夺
C.蒋介石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D.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真实现状
2022-05-09更新 | 337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题专练第30题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备战高考历史按题号专项限时强化训练(全国卷·新教材)
4 . 1946年初,国民政府在重庆组织并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参会的党派与代表人数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党民主同盟民社党
8人7人5人2人2人
救国会职教社村治派第三党其他无党派
2人1人1人1人9人

A.国民党积极构建民主政权B.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联合政府的构想得到践行D.国共内战存在避免的可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11月,美国总统的私人代表赫尔利来到延安与毛泽东等人会谈,并带来一份名为《协议的基础》的文件。经过协商,毛泽东在这份文件上加了两项条款:“现在的国民党政府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及无党无派政治人士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军队代表的联合统帅部。”毛泽东此举意在强调(     
A.建立联合国民政府的必要性B.其他党派与国民党的平等关系
C.掌握军事领导权的坚决态度D.共产党在合作中的让步与妥协
2022-05-24更新 | 63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1讲人民解放战争(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重庆谈判前,蒋介石的智囊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蒋介石接受了这一建议。这说明(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C.中共获得国际主流支持D.国民党假和谈真备战险恶阴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重庆和川东的广大农民到处传领着“毛主席来了”的喜讯,发出了“农村要实行民主”的怒吼;进步知识分子说,毛主席“全心全意地领导中国走向独立、自由和富强的道路”。这反映了当时
A.阶级矛盾有所缓和B.社会舆论左右政局
C.民众渴望国家新生D.中国革命胜利在望
2021-12-16更新 | 894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
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B.意味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C.顺应了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D.标志着国共两党就建立联合政府达成共识
9 . 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的《双十协定》虽然被国民党撕毁,但中国共产党展现了争取和平建国的诚意,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1949年的北平和谈,虽然因国民党不接受最后和谈协议而破裂,但中国共产党想尽快结束战争的诚意尽人皆知。据此可知,两次谈判(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B.揭露了国民党的内战阴谋
C.加快了三大战役的胜利进程D.导致了国共两党彻底决裂
10 .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2020-11-23更新 | 1088次组卷 | 19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