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至1969年初尼克松上任前,新中国与美国共举行了134次大使级会谈,但唯一的成果是1955年关于遣返平民的协议,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中美大使级会谈是“聋子的对话”。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B.外交谈判策略不成熟
C.朝鲜战争的影响D.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21-09-23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天津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 1946-1948年间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国所占份额平均分别为27%和51%;1950-1951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因素是
A.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B.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D.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18-05-01更新 | 32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
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
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这段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B.平等地与一切国家建交的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