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1949-1956年《人民日报》在对外关系中“抗议”和“谈判”两个词语的使用频率统计情况(单位:次数)图中变化折射出我国(     

A.坚决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色彩消失
C.与外部世界的对抗性逐步减弱D.与美国的国家关系已趋于缓和
2 .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一直进行妖魔化宣传。朝鲜战争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存在疑虑甚至恐惧,认为中国是一个进攻性很强的好战国家。1955年,中国取得国家形象塑造的重大进展。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交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的布局
C.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支持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 . 1950年初,丹麦、芬兰、瑞典和瑞士相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谈判,他们断绝与蒋介石集团的外交关系。于是,我国相继与该四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体现了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4 . 1949年10月,新中国先后与苏联等九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我国在外交上实行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1958 年,长春“一汽”投产前夕,为方便各国来访的元首出行,有关部门就到德国定购了 60 辆奔驰300 型轿车。这一年,“一汽”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奔驰 190 的底盘和发动机为参考,制造出新中国第 一辆 5 座轿车“东风”牌。著名的红旗轿车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于此年诞生。据此可知
A.建国初期中国并未奉行一边倒B.招商引资是我国传统发展模式
C.德国并未紧跟随美国封锁中国D.西方国家保持与新中国的接触
7 . 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
第一年302149
第二年41.30.458.3
第三年51.7590.00348.238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2019-01-30更新 | 3672次组卷 | 3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历史(文)试题
8 .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2019-01-30更新 | 2904次组卷 | 57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历史(文)试题
9 . 建国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下列各项体现该理念的是
A.不结盟
B.开展多边外交
C.“一边倒”
D.改善中日关系
2018-01-03更新 | 202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不包括
A.“一边倒”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中日关系正常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