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49102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就正式宣布予以外交承认,并互派大使。194912月至19502月,毛主席应邀访问苏联。除了为斯大林祝寿外,双方签署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苏两党分歧加剧,两国关系逐渐变冷。19606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和5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赫鲁晓夫对我方搞突然袭击,攻击中共是“疯子”,“要发动世界战争”……19607月,赫鲁晓夫单方面决定,在一个月内撤走全部在华工作的1400多名专家,撕毁几百个双边协议和合同,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中苏之间的分歧从两党意识形态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材料二   20196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将保持和深化高层战略互信对话,提高现有双边政府、议会、部门和地方间合作机制效率,必要时建立新的合作机制,确保全面快速发展的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取得更大成果,进一步密切协调外交行动。这有助于中俄各自国内大规模经济改革顺利推进,提升两国人民福祉,提高双方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以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苏关系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俄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和对中国的意义。
(3)结合所学,谈谈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2 . 至1951年5月,与新中国建立的19个国家主要是欧亚人民民主国家;1954年9月至1956年,揶威等11国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一现象
A.为中国打开了世界市场B.归功于外交政策的调整
C.开创了外交领域新局面D.使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
2021-01-31更新 | 232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主要是由于
A.我们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支撑
B.我们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C.我们实行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D.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性质决定的
5 . 1950年初,周恩来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这一认识(  )
A.否定了“一边倒”方针B.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D.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6 . 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
2020-10-05更新 | 5300次组卷 | 6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上“不学他们”突出表现在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另起炉灶D.一边倒
2020-07-15更新 | 191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并与印度、瑞典、丹麦等国家在谈判的基础上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旨在
A.保障国家独立B.突破社会意识形态束缚
C.调整国家政策D.冲击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2020-05-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疆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1982年,在联合国第二届裁军大会上,中国就裁军问题提出了基本原则,包括反对军备竞赛;各国均有权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讨论和解决裁军问题,而不应由少数大国包办垄断;制止侵略,公正合理地解决地区冲突等。1985年6月和1997年9月,中国主动宣布单方面裁减100万和50万军队员额。此举表明,中国
A.打破美国遏制所形成外交僵局B.外交主导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D.将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10 . 二战结束后,毛泽东提出了“两个阵营”“一个中间地带”理论,认为美苏之间或早或迟会达成某种妥协,但“中间地带”国家并不需要因此放弃自己的斗争而随之实行妥协。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A.正确估计了敌我斗争形势B.已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C.认识到第三世界的重要性D.与苏联结盟出于迫不得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