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如图为中国著名版画家江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
A.受到当时国际环境影响B.表明“左”倾错误干扰艺术创作
C.反映出美苏争霸的激烈D.反映出“一边倒”政策成效显著
2 . 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国际局势,我国外交政策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调整。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材料二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摘编自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三   中印两国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很大……无非就是一个边界问题。……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发展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我还设想,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样的问题,要从尊重现实出发,找条新的路子来解决。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2-199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在这一原则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
(3)根据材料三,邓小平就中印问题提出什么外交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时期的文化交流具有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传统的中国出口商品,传递着东方的风物人情和社会景象。它们走进西方的日常生活,融入了欧洲的饮食、服饰文化。外销商品的定购与生产,使西方的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传入中国民间,而且造就了一批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大师。西方的医学、商业文化也都不同程度地被中国同行所接受。……纵观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尽管中国文化曾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上却是浅尝辄止。从文化交流的角度   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基本上处于文化的表层。

——摘编自吴建雍《清前期中西贸易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材料二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年7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演出。……1956年和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这一段时间的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

——摘编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019-09-01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
2019-08-24更新 | 28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中立是一种幌子”;80年代,中国关注不结盟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采用不结盟这种务实的外交政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和苏联国力的下降
B.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
C.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D.金砖国家联合的需要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①“另起炉灶”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不结盟” ④“一边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 .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2019-01-30更新 | 6210次组卷 | 11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卷历史试题
9 .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18-02-10更新 | 271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