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表为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表中粮食产量的变化得益于
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
粮食总产量166.83169.52183.94192.75195.05

A.“稳定物价之战”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2 . 1953年前后,一些企业将集体福利设施进行了经营化尝试,改由职工分摊,试图让行政负担的部分设施改由职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逐渐显露了一些问题。到1956年,企业职工福利制度一度又回归由国营企业包办的模式。这种变化
A.体现了经济体制的逐渐转轨B.表明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C.反映了多元分配制度的出现D.意味着国家经济战略得以实现
2022-05-13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表为1952-1958年广东省农业总产值发展速度表。据此可知
时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
农业总产值发展速度10.5%11.29%11.78%-3.46%10.07%9.34%28.26%

A.农业发展速度持续上升B.人民公社化运动弊端显现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D.国家战略推动农业发展
2022-05-12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预测卷(浙江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56 年4月,陈云指出:“在农业增产方面,中国摸索了六年。起初注意开荒,但可开垦的大片荒地在东北和西北,那里居民稀少,每年只能耕种一次,必须移民和用机器,花钱多。...至于搞大型水利工程,也不能满足在短期内大增产的要求。”这表明
A.国家经济政策出现冒进倾向B.农业合作化成为必然选择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国家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5 . 1956年,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土地改革顺利完成D.“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两类企业的部分统计数据,据表可知
项目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
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
指数
5257
100
6553
154
9297
218
10880
255
13401
315
13358
314
私营工业平均每人劳动生产率(元)
指数
4357
100
5928
136
6801
156
7848
180
7222
166
6878
158

A.必须统筹安排行业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国民经济取得根本好转D.计划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7 . 下图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3—1978年)GDP及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图可知(  )
A.经济指标一直持续向好B.人民群众的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C.经济政策调整作用明显D.经济发展深受国内外形势影响
8 . 以下为1949—1957年间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部分农产品产量表。该表表明(       
农产品1949年1952年1955年1957年
粮食11318万吨16392万吨18394万吨19505万吨
棉花44.4万吨130.4万吨151.8万吨164.0万吨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积极性D.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得农业生产取得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农民将土地交社统一经营,除按劳动日分配收入外,仍得按入股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得一定的土地报酬,即采取土地入股分红的办法。这种活动的性质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的性质D.具右倾错误性质
10 . 【农业合作化运动】

材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乡村建设运动推动了农村合作事业的迅速发展。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给农民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贷款、组织农民成立运销(或产销)合作社,将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主要是棉花和蚕茧)集中起来,直接卖给用户或厂家、大面积植树造林、推广优良品种等。在提倡合作、组织合作社过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民(主要是地主、富农和自耕农)入社,绝大多数农民(主要是贫雇农)则被关在了合作社大门之外;合作社的领导权掌握在土豪劣绅手里。

——摘编自王建明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

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此后,全国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截至1956年3月,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0%,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5%。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20、30年代农村合作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