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     
A.非集团不结盟原则B.公平竞争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独立自主原则
2022-07-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理科)
2 . 著名党史专家何沁评价某外交主张时说:“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仅如此,在纷繁芜杂的当今世界,它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该主张是
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D.不结盟
3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经过、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021-12-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4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就中印两国遗留问题,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
2021-10-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6 . 1953年底,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021-08-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一判断题专项训练01(人教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之下,加上华北地区连年遭受水、旱、虫等自然灾害,各抗日根据地的面积日益缩小,很多根据地的面积都缩小了1/31/2,……而在这种情况下,各根据地的脱产人员猛增,党政军学脱产人员数量大大超过了中央规定的不能多于人口总数3%的比例,实际已达到了5.4%。

——臧运祜《关于“精兵简政”的再研究》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复杂的。在国际上,美帝国主义在政治上,采取不承认政策;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的政策;军事上对我国大陆实行军事封锁和包围,19506月发动朝鲜战争……派第七舰队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并积极策动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另一方面,由于战争仍在进行,军费开支巨大,这就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波动,加之投机资本的破坏活动,使国家财政经济面临着严重困难。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政权还不稳定,急需国际上的承认和支持,迫切需要国际援助。

——摘自人民网相关资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结合所学概述中共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针对当时国际形势制定的三大外交方针,并概述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紧迫和必要的重大决策。
2021-06-26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年6月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8 . 为了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1953 年12月底,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指出:“两个大国之.....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材料中“这些原则”是
A.“一边倒”的方针B.“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9 . 1964年,中、法两国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
A.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消除了意识形态对立
C.以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前提D.结束了两极对峙格局
10 . 某班学生组织题为“新中国外交风云”的展览,以下能进入20世纪50年代展板内容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④尼克松访华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