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1955—195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     
建交时间建交国家建交时间建交国家
1955年8月1日尼泊尔1958年7月9日柬埔寨
1956年5月3日埃及1958年8月20日伊拉克
1956年8月1日叙利亚1958年12月20日阿尔及利亚
1956年9月24日也门1959年2月4日苏丹
1957年2月7日锡兰1959年10月4日几内亚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接受
C.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中国促进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2022-11-25更新 | 895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宣言中提出:“尊重每一个国家按《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这一宣言
A.消除了美苏争霸的不利影响B.推动世界向着多极化发展
C.维护了新兴国家的独立权益D.成功构建世界政治新秩序
2022-04-13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上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2-01-02更新 | 438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不包括参会亚非国家
A.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B.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C.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D.反对殖民主义、增进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
2021-08-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推动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这表明中国
A.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为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C.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D.基本上突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6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B.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2021-01-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与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A.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B.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D.中日邦交走向正常化
2021-01-1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二十六届联大D.雅尔塔会议
9 . 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中的“会议”应该是
A.万隆会议B.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C.日内瓦会议D.不结盟首脑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人民日报》对某一会议评论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26届联大D.上合组织会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