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反映了1952-1957年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情况。其得益于(       
1952年1957年增长
粮食产量414亿元493亿元19%
农林牧渔总产量461亿元537亿元16.5%
A.农业合作改造B.重点发展农业C.全面土地改革D.农村水利兴修
2024-04-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数据变化表明当时我国(       
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任务完成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024-04-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种工业局面,20世纪50年代我国(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的基础B.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
C.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D.推行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对新中国各领域发展至关重要的法律。其中包括(     
A.《反分裂国家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旧中国最高年份相比,钢相当于5倍多,原煤相当于2倍多,机床相当于4倍多。1957年与1949年相比,原油产量相当于12倍,发电量相当于4.5倍,新增工业固定资产214亿元。这反映了(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城市物价
C.“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是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该作品折射出(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B.城乡差别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C.女性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D.劳动精神与经济建设的契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57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这表明,当时中国(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B.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C.已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D.实现了“四个现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一时期还建立了一些旧中国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交通、邮电、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部门也得到显著加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3-12-05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面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沿海与内地工业投资额占比简表,据此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     
年份沿海内地
1952年43.4%39.3%
1957年41.6%49.7%
A.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工业生产技术提高
C.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D.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一事件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一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爆发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国民革命兴起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