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1949年以来,依据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

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80年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
(2)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反映了新中国在5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各版护照上“文字”、“使用范围”的变迁,谈谈新中国外交在不时期的特点。
2020-02-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延期开学辅导测试(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万隆会议上,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施加各种影响,阴谋破坏会议、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一些国家或者出于对新中国不了解或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唆使下攻击中国代表团。会议发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可能不欢而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应该怎么办?

课堂上同学们热烈讨论,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学生A:中国不是来受气的。面对这种不公正的礼遇,要进行有力地反击、无情地批驳,来捍卫祖国的尊严。

学生B:随便他们吆喝,不予理睬。


请回答:
(1)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中国代表团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2019-10-2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应当采取有步骤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控制权的方针。不承认国民党时代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周恩来在阐释毛泽东这一方针时指出:帝国主义总想保留在中国的特权,我们的方针是先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

——复旦大学出版社 颜声殻《当代中国外史》

材料二 周恩来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制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也是一场复杂的多边外交斗争。关于朝鲜问题,朝鲜、中国和苏联代表团提出的主张。因美国代表的阻扰没有达成协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通过最后宣言,签订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统治,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材料四 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 “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被后人誉为 “首次被发展中国家宣布进行南南合作的会议”,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更是意义深远,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通过此次会议,在非洲大陆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沐涛《再论现代中非关系》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方针实行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建国初期提出的外交原则,并写出其具体内容。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指哪一国际会议?
(4)依据材料三,说明这一会议的成果。
(5)根据材料并结合20世纪50—70年代的史实,概括这次会议对新中国对外关系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9-12-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这里,我要赞许那个将要通过的共同纲领。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他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他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他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他的内容丰富;他的文字质朴。中国今天应做的,要做的,和能够做的,这个纲领都一一标举出来了。中国将来应做的,要做的,但今日事实上还不能够做的,这个纲领就暂时保留不说。他没有高调,他更没有空想。这真是切合实际,切合人民今天需要的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国家实现统一以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受高度自主权,并可以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997年6月30日午夜到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人教版必修一

材料四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共同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什么时间的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是一部什么样的宪法?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指出材料反映了中国的哪项基本国策?香港回归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一国策,我们在什么时间解决了澳门问题?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初期在世界外交舞台上取得了那些成就?新旧中国的外交带来的不同结果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020-03-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材料三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它们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3)材料三是谁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2020-12-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2)近代欧美国家在确立民主制度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妥协。请结合美、法两国的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材料二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3)概括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材料三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中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妥协的积极作用。
2020-07-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政治妥协是一种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材料三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梭伦改革中的什么措施最能体现恩格斯的论述。分析其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而实现利益相互妥协的?
(3)政治妥协也曾被成功应用于外交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2019-08-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面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
(1)万隆会议的会议特点是什么?
(2)根据以上两幅图片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性地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2016-12-07更新 | 5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求同存异既是一种思想,也是认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国语·郑语》强调“和实生物,同则不继”。1923年7月,周恩来在《旅法各团体敬告国人书》中指出:凡是“不甘为列强奴隶军阀鹰犬的人,不论其属于何种派别,具有何种信仰,都应立即联合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卵冀下的北京政府,这条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只求反北京军阀政府之“同”,而存各自派别、信仰之“异”。建国后,在处理与各国的关系上,周恩来提出并倡导求同存异的思想,“求同”就是努力去寻求扩大双方的共同点,“存异”就是正视并允许双方有一定的不同点。


分析促成“求同存异”思想形成的因素;并举例说明其实践。
2019-10-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政府代表在日内瓦会议上。

材料三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具体有哪些内容?
(2)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016-11-27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2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