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宣布“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B.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
C.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D.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 . 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这体现的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5-26更新 | 491次组卷 | 85卷引用:2010年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本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则,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其中符合“一边倒”外交的是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B.旗帜鲜明地坚定维护社会主义阵营
C.团结广大的亚非国家反对殖民主义D.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和特权
4 . 1952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直接与英国、法国、西德等11国签订了总值达22400万美元的贸易协议,与日本工商界代表签订了总值达6000万英镑的贸易协议。这表明当时我国
A.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B.摆脱了美国的经济封锁
C.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方针D.调整了外交的基本原则
2020-07-10更新 | 96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新中国初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统计表,此数量变化反映
A.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破了西方的封锁政策D.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
2020-07-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2019-01-30更新 | 6210次组卷 | 11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毛泽东在出访前的前一个月反复告诉苏联人,他希望签订一个新的中苏同盟条约,以替代1945年苏联与国民政府之间的条约。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较量后,苏联终于做出巨大让步,同意与中国签订同盟条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当的是
A.体现了“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不利于中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C.苏联的让步有基于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考虑D.中苏结盟有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
8 .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