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是因为周恩来主张
A.和平共处不称霸
B.求同存异谋发展
C.加强团结不结盟
D.区域互利求合作
2 .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C.求同存异D.不结盟
2020-11-0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呼吁:“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当时新中国
A.初登国际舞台B.恢复联合国席位
C.加入世贸组织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周恩来堪称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首次提出或阐发的是:
A.一边倒主张
B.求同存异方针
C.不结盟政策
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5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教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一边倒C.独立自主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表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2016-11-27更新 | 39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人民日报》对某一会议评论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26届联大D.上合组织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10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过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认识是基于周恩来(       
A.号召亚非实行不结盟政策B.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