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我国现在正在全面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中回忆道,印度尼西亚是最早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与其他亚非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倡导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核心是(     )
A.求同存异、互助合作B.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5 . “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底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美国代表在会议上企图扭转会议议题
C.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D.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7 . 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中的“会议”应该是
A.万隆会议B.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C.日内瓦会议D.不结盟首脑会议
9-10高一上·山东聊城·期中
名校
8 . 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它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亚非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72年中美上海会谈
2019-09-05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在新中国参加的某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A.正式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说明反对霸权主义已成为时代主题
C.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
D.加强了中国与新兴民族国家的联系
10 . 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拉国际会议
B.是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C.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拥护
D.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2020-06-0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山河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