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0-1953年间,中国各地政府就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为城市土地所有权人换发了新政权颁发的《房地产所有证》,并要求“凡土地房屋之买卖、典当、赠予或交换,均应凭土地房屋所有证,并由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由承受人依照本条例缴纳契税”。这种做法
A.有利于农村土地自由流转B.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要求
C.是国有制确立的必然产物D.巩固了新生社会主义政权
2 . 1952年底,中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已以稻米、面粉等细粮为主;多数地区农民由过去以糠菜为主变成以玉米、高粱等粗粮为主,过去农民买不起的搪瓷面盆、热水瓶、细布、胶鞋等,也开始普遍购进。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逐步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全面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D.新中国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2021-05-07更新 | 24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论及朝鲜战争,有学者评价说:“这个胜利,是在对方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完全掌握着制空权的条件下取得的,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朝鲜停战后出现的形势,若作为这一评价的依据,不准确的是
A.国际紧张局势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B.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有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C.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D.日内瓦会议就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2021-05-05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4 . 北朝民歌《木兰诗》最早记录了花木兰的形象。此后,木兰形象在文艺作品中不断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木兰形象描写出处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北朝民歌《木兰诗》
增加了“放小脚”、“练武艺”、“劝爹娘”、“擒贼首”、“配因缘”等情节;“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明朝徐渭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
“花木兰心如麻无心纺织,恨敌寇犯边关侵我乡邻,可惜我曾学就浑身武艺,不能够分亲忧为国效力”“但愿一去旗开得胜,平了贼儿回家再孝双亲”“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豫剧电影《花木兰》(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出品)
根据材料概括“花木兰”形象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援引当年彭德怀战后报告中的原话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价值在于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D.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6 . 上海解放初期,针对当时人民币币值不稳,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情况,政府调整外资公用事业价格,如1949年7月,英资和法资上海自来水厂水价分别为每立方米115元和108元,至1950年6月,分别提高至每立方米1122元和979元。这一调整
A.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适应了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
C.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积极灵活D.加剧了生活物资的供应紧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某学者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的成立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签订停战协定那天,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该学者意在强调抗美援朝
A.奠定了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基础B.粉碎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
C.改变了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D.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021-04-25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鸿浩超级联考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是建国初期漫画家米谷创作的宣传画。对该画作解读正确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B.美国的霸权政策宣告破产
C.现实需要影响艺术创作D.画家积极贯彻“双百”方针
2021-04-20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2021·广东·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0年1月5日,新中国开始发行折实公债。公债发行后,群众踊跃认购。到1950年底,第一期公债共销售97954177分(以米棉等基本生活物资定量折价计算的公债单位),完成了计划的97.95%。这反映了
A.当时全国金融市场紊乱B.新中国人民政府强势推行
C.人民对新政权充满信心D.国民经济实现了全面恢复
2021-04-19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