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
时间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边一些国家对新中国抱有恐惧和疑虑。为了消除这些国家的误解,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概括出新型国家关系的总体特征。这一外交原则
A.奠定了日内瓦会议召开的基础B.突破了外交中意识形态界限
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交往的分歧D.体现了万隆会议达成的原则
3 . 联合国大厦里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壁画的主题叫“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新中国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另起炉灶”
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1-05-14更新 | 48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而发展国家间关系,并主动创建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转变始于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采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70年代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D.邓小平不结盟政策的制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外交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演出。下表是关于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策略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策略史实
A“另起炉灶”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C“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促进日内瓦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全方位外交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AB.BC.CD.D
6 . 从八大到十一大,新中国在对外关系布局中始终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放在首位。从十二大到十七大,逐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的成熟、稳定的外交布局。这其中一以贯之的政策或方针是
A.“一边倒”B.和平发展C.不结盟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 . 近70年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准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已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可
B.能够解决各种国际争端
C.成为中国智慧重要构成
D.成为中美关系破冰关键
8 .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并特别指出:“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大舞台
B.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
C.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D.积极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2019-09-08更新 | 541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2019-01-30更新 | 3284次组卷 | 4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