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被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商业的轨道。”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创建于1862年的济南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期间,国家对瑞蚨祥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成立合作社B.赎买政策C.无偿没收D.政企分开
3 . 1957年,中国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3%上升到92.9%。这表明当时中国
A.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确立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形成
C.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D.个体所有制经济已完全消失
2021-09-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反映了1952-1957年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情况。其得益于
1952年1957年增长
粮食产量414亿元493亿元19%
农林牧渔总产量461亿元537亿元16.5%

A.农业合作改造B.重点发展农业C.全面土地改革D.农村改革开放
2021-09-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照片是时代的见证。下图照片为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公私合营
A.发生在“大跃进”时期B.为制定“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D.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3—1956年的乡村治理成效显著: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52年增长了约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46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7亿元,农业生产朝着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前进。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成功推动B.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农业
C.土地改革提高了生产力D.国家强制推进快速改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1954年创作的年画《光荣的劳动幸福的生活》。该作品
A.反映妇女政治地位不断提高B.宣传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方针
C.鼓励人民积极投入国家建设D.体现工业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8 . 根据下表,推断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
1957年中国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项目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钢产量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外国援助工程
总量1241亿元535万吨19505万吨150项
相比1952年增长67.8%增长28.6%增长近3倍增长24.8%增长19%

①“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苏联的大力援助   ④“三大改造”的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C.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D.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该图是赵正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A.反映出过渡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风貌
D.反映农民拥护农业生产合作化
2021-06-01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