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56 年4月,陈云指出:“在农业增产方面,中国摸索了六年。起初注意开荒,但可开垦的大片荒地在东北和西北,那里居民稀少,每年只能耕种一次,必须移民和用机器,花钱多。...至于搞大型水利工程,也不能满足在短期内大增产的要求。”这表明
A.国家经济政策出现冒进倾向B.农业合作化成为必然选择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D.国家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2 . 我国某部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农民增加生产,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国家对富农经济采取限制和逐步消灭的政策。上述规定表明我国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正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C.统一战线进入了新阶段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2022-04-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序号体现陈述
1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提前完成“一五”计划,建立一批基础工业项目,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2
3初步构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3
4颁布宪法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参考表中的(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完成(2)和(3)的表述。
2022-02-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农村通过集体化改造进行公共资金积累。这些资金除用来购买新式农具、化肥等农资外,还用来防备自然灾害:一些地区还用公共资金开办托儿所,开展“病有所医”的互助医疗,开办社队企业。这些措施
A.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
C.赢得了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拥护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2021-09-15更新 | 64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A.建立起农村生产资料公有制B.使新解放区的农民获得土地
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2-01-1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4年,在上海工业总产值中,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产值(包括公私合营工业的产值和接受加工订货的产值)所占的比重从1952年的44.8%上升到58.1%,私营工业自产自销的产值则从1952年的27.5%下降到8.7%,该变化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得益于三大改造
C.着眼于城乡经济的协调D.适应了改革开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邮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事实。下列邮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A.土地改革运动B.国民经济恢复C.社会主义改造D.人民公社化运动
8 . 下表反映了我国1952—1956年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195219.11.50.77.971.8
195632.253.47.30.17.0
A.国民经济的恢复B.苏联经济的援助C.三大改造的进行D.工业现代化建设
9 . 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满足对粮食迅速增长的需要,避免土改完成后农村出现新的两极分化,党采取的措施是
A.强调工业建设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公私合营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1-12-2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1-12-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