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根据下表,推断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
1957年中国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项目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钢产量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外国援助工程
总量1241亿元535万吨19505万吨150项
相比1952年增长67.8%增长28.6%增长近3倍增长24.8%增长19%

①“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苏联的大力援助   ④“三大改造”的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表是新中国某一时期23个省、自治区各阶层占有耕地、耕畜、主要农具情况表(每百户平均数)。表中数据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项日时间贫雇农中农富农过去的地主
耕地(亩)土地改革结束时1584240933511677
1954年末1415226437211780
耕畜(头)土地改革结束时46.7390.66114.8623.25
1954年末49.62110,40184.1351.26
主要农具(件)土地改革结束时59.76111.51142.4438.9
1954年末52.29111.24200.0757.98

A.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B.农业个体生产效率提高
C.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实施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 . 下表是《中国1953-1956年经济数据统计表》。从该表的信息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953年1956年
国家计委统一管理、直接下达指标的产品115种308种
国务院各部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2800多个9300多个
国家统配物资33种342种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优势
B.国家工业化的战略成效明显
C.一五计划推动了经济较大发展
D.国家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4 . 经济周期波动,是指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呈现的一起一落,扩张和收缩不断交替的周期性波动。经济的周期波动通常以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工具。

新中国历次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表

周期序号起止年份周期长度(年)峰位(%)谷位(%)振幅(%)平均增长率%
119531957515.64.211.4934
219581962521327348.60.60
319631968618.35.724.07.73
419691972419.43.815.611.78
51973197648.71.610.3433
619771981511.75.2657.98
719821986515.28.86.411.5
819871990411.63.87.87.7
919911999914.27.17.110.68
10200020091013.08.34.79.86
112010—今

——吕超群《新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及其历史启示》


以上为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到本世纪初,我国大致经历的经济周期统计,请你选取一个或多个周期时间段,围绕对应时段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统计,1953一五”计划实施后,在其建设规划中,私人企业和私人资本的参与度几乎为零。此状况
A.保证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已形成D.加速了公私合营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1948年、1959年北京同仁堂发展态势数据。这一时期,北京同仁堂跨越式发展得益于
同仁堂职工人数产值
1948年19016万元
1959年5391251.9万元

A.公私合营B.计划经济C.国家援助D.抗美援朝
2018-05-13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6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
比重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
1952年19.1%1.5%0.7%6.9%71.8%
1956年32.2%53.49%7.3%0%7.1%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一五”计划的完成
A.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B.使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C.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D.未能使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
2016-04-15更新 | 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14章新民主主义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