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时说到:“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可以增加。……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这一谈话(     
A.促使三大改造的进程加快B.推动了国内资本主义自由发展
C.有利于建设新型市场经济D.是对经济建设有益探索的肯定
2023-08-30更新 | 144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简表(部分)

年代石油工业的重大发展
19491952燃料工业部成立,确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1952年底生产人造石油(油母页岩油)达24万吨,为1949年的3.6倍。
19531959党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地勘察天然石油资源”,陆续发现克拉玛依等31个油田和12个气田,1959年全国石油产量达373.3万吨。
19601977燃料工业部改组为石油工业部,建成大庆、大港、胜利等大型油田,原油产量提高,并向日本等国出口创汇。
1978—今天先后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稠油热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石油需求量和进口量猛增,至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

——据《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我国存在的能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材料二   19736月,石油输出国组织(0PEC)决定将原油价格提高70%,并以每月5%的速度逐步递减产量。这次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并持续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期间,不论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得不面临“工业贫血”的困境。尼克松政府交替使用紧缩和赤字财政的政策都回天乏术,而勃列日涅夫则更加笃信苏联体制能克服能源危机……中国,则悄无声息地拉开了一道大幕,震惊了世界。

——据殷建平《上世纪70年代两次中东石油危机给我们的警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能源危机诱因下,中国、美国、苏联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应对能源安全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2022-05-31更新 | 280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2022届高三5月底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能够独立制造大型精密磨床、重型矿山设备、高级染料、飞机轮胎等,钢铁生产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一五”计划
A.调整了中国的社会结构B.改变了国家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
C.摆脱了西方国家的封锁D.维持了过渡时期比较稳定的局面
4 . 下图所示为福利公房时代(1949-1978年)住房投资及其占基本建设比重的情况,其中1952-1978年中国包括农村住房在内的住房总投资不超过同期基本建设投资的7.5%,仅占GDP的0.7%。对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社会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B.国家集中财力进行工业化
C.建国后人口数量增长缓慢D.农轻重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022-04-03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七校(厦大附中、龙海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一中、诏安一中、长泰一中、龙海二中)2022届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图

据此判断,该场景(     
A.反映了新中国政权的巩固B.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体现了中国民主建设特点D.标志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6 . 中共中央在1954年对一份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对于科技人才,必须合理地使用他们以发挥其专长,必须使他们有可能集中精力和时间于科学研究工作;应当解决他们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设备、经费和助手的困难和其他困难。这一批示
A.为社会主义改造指明了方向B.加快了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步伐
C.旨在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D.助推了大规模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赵正辉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
A.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反映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的社会风貌D.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积极拥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