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国内博览会事业逐渐兴起。1906年,晚清农工商部在京师开设劝工陈列所,“以调取全国工艺出品及天朝产物,供人观览”。稍后,各地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会、劝业会,陈列本地区精良农工商品,主要有1906年的“天津劝工展览会”和广东商会创设的商品劝工场。1908年江苏农工商务局创办商品陈列所,以振兴实业。1909年,江南商务总局开设江宁商品陈列所,以搜集国内外商品普及工商知识为宗旨。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一次全国性的博览会,参观人数达20万人。

——摘编自魏爱文《清末商品赛会述评》

材料二   1949—1957我国大型展览会统计表

时间名称简介
1949年9月天津工业博览会参展工厂1700余家,展品有8000多种,参观人数约70余万人,初步展示了我国工业的雏形。
1950年12月北京抗美援朝展览会以实物和图片展示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952年2月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全国各省市举办31起,其中21个展览会的观众达1070万人,促进城市工业品下乡和农村土特产的推销。
1954—1956年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巡回展览,共1125万人观看展览。
1957年2月北京全国农业展览会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接待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六千多名外宾,“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缺吃少穿之说”。
1957年4月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陈列商品12000多种,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共2736人到会洽谈,成交额为538万美元。

——据夏松涛《传承与嬗变:建国初期展览会的发展演进(1949—195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博览会事业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说明建国初期博览会事业与晚清相比的进步之处,并简析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