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非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在这次会议上(     
A.中国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D.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辉煌
2023-01-07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5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国际会议(     
A.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会议
B.为中国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
C.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力
D.使中美两国结束了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2023-01-0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为世界做着更大的贡献。具体表现有(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共享        ②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③参加万隆会议,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时的场景。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     
A.“求同存异”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讲这段话是在(   )
A.会见印度代表团时B.与缅甸总理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