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61-1965年中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变化统计,由表可知,1960年代下半期我国
年份轻重工业总产值指数(以上年为100%)占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
196153.478.457.542.5
196277.491.652.847.2
1963113.8102.355.244.8
1964121.0117.855.744.3
1965110.2147.748.451.6
A.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一定成效B.国家经济实现了工业化
C.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工业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2 . 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统计表
1960年1至3月1975年1至3月1985年1至3月
积极报道0(0%)2(2%)51(14%)
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
中性报道16(5%)10(11%)224(62%)
A.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B.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C.国力增强促使外交政策显得更加成熟D.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3 . 下表为1957-1960年中国国民经济变化情况。下述变化明
工农业总产值工业内部所占比重
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重工业产值比重从45%上升至66.4%
农业总产值下降22.7%轻工业产值比重从55%下降至33.4%
A.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逐步解决
C.国民经济结构亟需调整D.合作化运动促进经济发展
4 . 工分和口粮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特定词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图2分别为工分表和分口粮


工分就是生产队会计记录(公社)社员每天上工(做农活)应得报酬分数的简称。生产队是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队直接管辖的农业生产单位,其直接管辖的对象为农户。每年年底,生产队会计根据社员工分数总和计算出全年分红。

生产队里,粮食是按照人口分的,叫口粮,目的是保证人人都有饭吃。卖了爱国粮以后,除去添置生产资料和化肥等费用后,开始分卖粮得到的钱。劳力多的可进钱,称为劳红(劳动分红)进资,劳力少的得不到钱,有的得出钱交口粮钱,称为劳红出资。

——摘编自搜狐网《生产队、记工分、分口粮,穿越到上世纪的中国!》


(1)生产队队长负责安排农事,生产队会计负责记录工分。1日的农事有放牛、犁田和除草三种,工分有2分、5分和8分三级。假定你是生产队长和会计,请对下表两类人员当天的农事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记分,并填入下表中。
人员男子妇女小孩
项目做什么事工分做什么事工分做什么事工分
1日A:B:C:D:放牛2

(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记工分和分口粮的理解。
5 . 下表是某同学收集整理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数据,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

①“文革”初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1971年后国民经济开始回升
③周恩来、邓小平纠“左”有助于经济的恢复
④“文革”主要在政治领域,对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 下表为新中国整理二十四史的状况

其中,第二阶段整理出现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A.主要成员被组织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B.主要成员被调派研究如何扩大基层民主
C.“走资派”的干扰与破坏D.“左”倾错误冲击文化领域
2020-08-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20世纪250年代中期中日关系的相关史实表。根据下表,可知当时(  )
时间事件
1954年12月中国确定了发展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友好、逐步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方针
1955年2月鸠山内阁同意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日本,促进了中日第三次民间贸易协定的签订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秘密会见日本代表,表达了中国对日建交的意愿
1955年中国国内为建交而行动,包括统一党内外及社会舆论的认识,改善对日工作机制、宽释战犯、开展对日贸易等,日方对此积极回应
A.中国的三大改造需要日本的积极支持B.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方针
C.谋求经济发展是中日双方的共同需求D.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2020-07-26更新 | 24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网课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初,我国扫盲情况统计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
时间全国人口总数(万人)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文盲率(%)
1949年5416780
1964年723972332738
1982年1031882358223
A.新中国初期我国教育体系初步建立B.新中国确立了教育面向大众的方针
C.“文革”期间扫盲教育正常开展D.恢复高考大大降低了青壮年文盲率
9 . 下表为安徽省铜陵市和马鞍山市区划演变部分情况,据此可知,两市区划演变
铜陵市马鞍山市
作为中国铜工业摇篮的铜陵,1949年4月21日解放,同年5月13日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1956年10月12日,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9月5日,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
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其间,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宜城地区。

A.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B.沿用苏联建设模式
C.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D.沿袭两地历史建制
2019-10-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1949年后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部分)。关于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时间高考参考生人数(万人)高中毕业生人数(万人)高校招生人数(万人)录取比例(%)招生方式备注
1958年21.926.5121.0统一高考高二学生亦可参考
1962年44.110.724.3统一高考有文化科考试,但只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3年15.3推荐制
1977年573274.7统一高考

(注:空白项表示数据暂缺)
A.1958年招生人数超过毕业生数是“一五”计划的需要
B.1962年录取率较低说明高等院校的教学秩序走向混乱
C.1973年招生方式变化是“左”倾错误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D.1977年参考生人数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决策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