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59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由此可推知,这段讲话
A.试图纠正国家建设忽视规律的偏向B.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C.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D.否定了“大跃进”开展的必要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中美关系的漫画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美国和苏联贸易额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表,说明中国与西方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状况的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2020-11-02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指出中国采取的应对方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简要分析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3)在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的认识有何不同。
4 . 上海从1959年开始,出现了如下表所示的用工单位退工情况。这表明当时(       
合计正式职工家庭妇女
1959年上半年6.55万3.39万3.16万
1961年第三季度10.1万6.6万3.4万(含少量临时工)
1962年上半年20.48万15.4万5.08万

A.妇女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B.基层行为与宏观经济政策相悖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艰巨D.技术革命是影响调整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