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72年中国正式确定“反霸一条线”外交政策,即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联合日本、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的国际统一战线,携手合作,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核心即是“联美反苏”。这一现象(     
A.推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遏制苏联对阿富汗侵略D.瓦解了社会主义阵营
2 . 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_____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_____
3 . 1974年_______________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2022-09-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上)
4 . 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9-08更新 | 4161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②“(八日)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己推翻克伦斯基政府(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
2022-09-08更新 | 2613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国防能力和改善国民经济布局B.融治国际关系营造和平环境
C.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开启现代化进程D.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制度优势
7 . 1945年杜鲁门说“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这一认识上的变化(     
A.意味着美国已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
B.推动了中美关系发生历史性的转折
C.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
D.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双百”方针的提出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2022-07-14更新 | 4829次组卷 | 45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9 . 某学者指出,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下,中国“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有利于维护本国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正如中国政府一再强调的那样,中国研制核武器恰恰是为了彻底消灭核武器。可见,中国研制“两弹一星”(       
A.有利于开启“向科学进军”的进程B.激发了人们保卫和建设国家的热情
C.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D.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10 . 1964年至1966年,国家的大部分国防军事工业建设项目都围绕着重庆渐次铺开,重庆成为导弹、火炮、舰船等常规兵器甚至核工业的制造中心和常规兵器工业基地,100多家军工企业聚集到重庆周围。重庆能够成为这一时期大量军工企业选址于此的重要条件是
A.周围大城市集中,与成都相互支援B.重工业基础雄厚,煤钢工业十分发达
C.远离沿海地区,周围多山河险阻D.抗战时期为陪都,科学技术人才集中
2022-06-28更新 | 704次组卷 | 8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