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2001年前后,国内著名媒体《羊城晚报》先后刊载了《机遇轻叩广东人饭碗》《跨 国公司在想什么》   《“英语经济”应运而生》等多篇报道文章,这些报道的主题是基于深刻洞察,引发很大社会反响(     
A.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业大潮B.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状况
C.国企改革带来就业观念变化D.亚洲金融危机产生持久影响
2024-01-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能够说明(     
时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978年133.6元116.06元
1991年708.6元619.79元
A.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B.经济体制改革使广大农民受益
C.农村脱贫攻坚活动成效卓著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3 . 1981年,专业户在我国农村的少数地区开始出现。到1983年底,全国农村专业户已达农户总数的13.6%,经营内容由养殖业、种植业向加工、运输、服务、文化、卫生等行业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  )
A.说明土地所有制变革成效显著B.得益于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
C.促进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顺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不同版本《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1978—2012年的部分新词汇,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2023-08-21更新 | 69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2017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年份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率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占比

1978

27.7

47.7

24.6

12.30

1982

32.8

44.6

22.6

9

1993

19.3

43.1

34.5

13.40

2008

10.3

46.9

42.8

9.00

2017

7.9

40.5

51.6

6.90

对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说明产业结构升级
B.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优化,解决了就业问题
C.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升第一产业比重
D.90年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推动经济增长
2023-06-27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教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2023-06-21更新 | 4087次组卷 | 4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采取这种方式(     
A.保证社会大局稳定B.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C.大力激发创新活力D.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D.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材料二   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新知识分子对前一段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和重构。……五四以后,形成了以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念为核心的新意识形态,并且重新实现社会整合。

材料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次“突破”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概括其共同的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新知识分子”进行了怎样的“重构”?这种“重构”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试从“改革”和“开放”两个角度探讨“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2-11-17更新 | 955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天津新四区示范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