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人口普查数据浓缩社会发展状况,也反映社会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为19822010年中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变化统计表(单位:%)。

序号职业1982199020002010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561.751.671.77
2专业技术人员5.075.315.706.84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301.743.104.32
4商业、服务业人员4.015.419.1816.17
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71.9870.5864.4648.13
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5.9915.1615.8322.49
7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0.090.040.070.10
总计100100100100

——据全国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

(1)根据材料指出1982—2010年中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变化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1982—2010年中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变化反映出中国社会发展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
2024-05-14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探索。

时间探索
1956陈云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1979邓小平在会见加拿大外宾时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把这当作一种方法并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也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当时“市场经济”主要是指“市场调节”)
1982全国人大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5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特点。
(2)你认为材料中哪次探索具有突破性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1-04-29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五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