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九二共识”写进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由此可见,“九二共识”
A.得到两岸官方和民间的一致认同B.是两岸关系解冻和发展的关键
C.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至关重要D.是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施政方针
2 .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对台工作也开始调整,由“解决台湾问题”开始转变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实现和平统一”。这一调整开始于
A.叶剑英的“九条方针”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79年1月,邓小平几次接见萨姆努恩率领的美国参议院代表团都说道:“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否则就等于捆住自己的手脚,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变得不可能”;“如果台湾回归大陆,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一百年不变。”这些谈话
A.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B.体现解决台湾问题政策的灵活性
C.不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D.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5年11月,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谈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
A.两岸直接“三通”B.“一个中国”原则
C.经济密切合作D.“一国两制”构想
2021-09-10更新 | 288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5年蒋介石去世时,新华社发了一条消息,标题叫《蒋介石死了》;1988年蒋经国去世时,《人民日报》刊登《蒋经国昨天病逝》的消息;2003年宋美龄去世,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自发唁电致哀。大陆对三人的态度表明(        )
A.“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影响B.国家政治形势变化与需要
C.三人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差异D.两岸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6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改编的这首《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
A.20世纪40年代中
B.20世纪70年代初
C.20世纪8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初
2020-02-20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第四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19年国台办新年贺词中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风险挑战,团结广大台湾同胞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机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是
A.“一个中国”原则B.政治协商制度
C.和平统一方针D.统一战线策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可见,海峡两岸稳定的政治基础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B.“一个中国”的原则
C.“和平统一”的方针D.“政治协商”的制度
9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2021-10-07更新 | 11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10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B.一个中国C.和平统一D.两岸三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