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2016-11-27更新 | 1195次组卷 | 6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
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中国共产党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
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闻一多在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2016-11-27更新 | 30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4 .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2016-11-27更新 | 73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南四校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2010年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C.反对“台独”,促进国家统一
D.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2016-11-18更新 | 61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得出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B.和平统一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2014-07-21更新 | 7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届黑龙江省哈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