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日益频繁。从1930年到1990年,随着世界全新沟通的实现,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太小了”这一广告语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0-10-05更新 | 2918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复学检测历史试题
2 .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2019-01-30更新 | 2531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西湾里区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试卷
3 . 如表为1981-1995年中国出口产品统计(百分比),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81-1995年中国出口产品统计(百分比)
项目工业产品初级产品
1981年53.4%46.6%
1995年85.6%14.4%
A.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D.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
2022-06-27更新 | 47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材料二 1992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1993年到2003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5.03亿美元增长到89.38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2006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9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心,

——据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和90年代以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


(3)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2019-06-09更新 | 204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年,可口可乐被视为“资本主义”离开中国: 1978年12月 13 日,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但1982年1月30日,商业部通电全国,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 1983 年,卫生部门又提出:“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不符合卫生要求”。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疑B.国家制定政策保护本国汽水产品
C.受国内外因素影响下的传统认知D.中美关系恶化加深中美贸易矛盾
2021-04-06更新 | 1139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九江一中、吉安一中等)2021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语教育的一系列决策和改革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同步,与祖国同行。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英语被认为是“帝国主义语言”,在国内形成了向俄语“一边倒”的形势。1956年英语取代了俄语的地位,开始了英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1964年,国家制定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除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外,对其他语种发展也给予了相应指导。自从1978年英语首次成为高考科目后全民掀起了学英语的大热潮,以英语为主,多种外语全面发展的格局日趋形成。

——摘编自王定华《民族复兴的强音——新中国外语教育7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外语教育的发展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语教育语种不断变化的原因。
7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不再局限于沿海。在东北,黑龙江探索沿边开放;在西北,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在西南,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西南边陲的云南、广西也加入到开放的行列。这表明90年代以来,我国
A.大力引进西方科技与资金B.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积极应对世界格局的剧变D.面向各种类型国家开放
2021-03-10更新 | 882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上海规定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投资项目(大连1500万美元以下、其他地方500万美元以下)自行审批。这个政策
A.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扩大城市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
C.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D.勾画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21-02-26更新 | 40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016-11-27更新 | 1534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考试题历史
10 . 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182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临川一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