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一决定(     
A.体现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B.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
C.肯定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的实质D.表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始调整产业结构,遵循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安排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原则,编制了“一五”计划,从而确保了在保障农业、轻重工业都有大幅发展的情况下,改变了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的局面。“从全国社会总产值的构成来看,1957年总产值达到1606亿元,比1952年增长70.9%。其中,农业产值537亿元,增长了24.8%,所占比重下降为33.4%;工业产值704亿元,增长1倍多,所占比重上升到43.8%。”

——摘编自林捷燕、杨近平《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工业强国梦探讨》

材料二   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精神的直接结果,就是1992199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增长。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农业增长3.7%,工业增长20.5%,第三产业增长9.2%。1993年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农业增长4%,工业增长24%,第三产业增长9.3%。基础工业继续稳定快速增长,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速度协调,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摘编自陈国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简史:1949199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间的实力竞争本质上是现代化发展水平和道路、模式、发展战略的竞争。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经济现代化模式。他们的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理论和对策、发展模式、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制度,既有某些相似的轨迹,由多姿多态各具特色,显示了世界经济生活中多样统一性的生动画面。

——据《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OO5)》

依据材料,围绕“经济现代化”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2020-07-09更新 | 8297次组卷 | 78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