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
A.首次宣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B.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
C.促成两岸以民间团体对话形式的会谈
D.促进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2 . 新中国成立后,随军队来台的老兵们发起了请愿行动。老兵们呐喊:“我们要公平,我们要回家!”。他们的这一愿望首次得到实现是在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后B.“九二共识”达成之后
C.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之后D.“三通”变成现实之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⑤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A.①④③⑤②B.①②⑤③④C.①②⑤④③D.②①⑤③④

4 .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   数字澳门


材料四   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爱诗》(2011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大陆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大陆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发展?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2019-09-21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天水甘谷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涵是
A.“和平统一”方针
B.海峡两岸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019-08-14更新 | 38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二下(2月)月考(理科)历史试卷
6 . 2012年10月4日,台湾民进党常委、台湾行政当局前负责人谢长廷以个人身份访问祖籍地漳州,受到村民热烈欢迎;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台湾各政党均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B.民进党改变立场放弃了“台独”主张
C.“台独”遭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抵制
D.坚持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B.和平统一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2014-07-21更新 | 6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2祖国统一大业练习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