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身边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从调查结果中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     
A.法制建设B.教育发展C.改革开放D.“双百”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近代以来,与我党密切相关的觉醒有三次:第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第三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觉醒贡献是(     
A.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从此向前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
B.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此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C.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D.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023-04-12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八条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在我国投资企业,他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反映了1982年《宪法》(     
A.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B.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为历史性转折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D.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79年6月底,沈阳、阜新、丹东等地发放了3300多个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但有修鞋、修车和缝补等修理服务,也有小冷饮、瓜果蔬菜小卖铺,既方便了群众,又活跃了城乡市场,还为城市闲散人员广开了就业门路。这种百业复苏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家实行改革开放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23-03-02更新 | 19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议上郑重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给亿万中国人民带来了春天般的朝气与生机,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浓浓的渴望与期盼。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届二中全会D.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此可知,表中的三大事件(       
时间事件
1978 年 5 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

1978 年 12 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指导,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981 年 6 月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 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 32 年来的历史,为统一全党思想打下了基础。

A.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有助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D.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7 . 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乘坐从东京到京都的新干线列车,触动很大“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如今,“中国血统”的“复兴号”以高达350公里的时速在中华大地上疾驰穿梭。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B.联产承包制的推广
C.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劳动英雄(模范)评选标准:甲、从事农业、工业、运输、打盐及纺织等生产之一而积极生产,成绩特出;乙、推动他人生产,并获得成绩……

——摘编自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一)

材料二   19507月,政务院全体会议决定表彰工人、农民和士兵中的劳动模范,评选标准除了要求技术先进、发展生产有显著成绩之外,还特别强调认同党和国家、敢于同旧势力斗争、支援前线有特殊功绩等。

——摘编自孙云《1950年全国英模表彰大会的召开及意义》

材料三   19798月,国务院决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在生产技术上有重大改革或有重大合理化建议”、“在创造发明、科学研究方面有重大贡献”等,强调以生产建设一线的职工为重点,以生产成绩、革新论英雄。

——摘编自姚力《19771979年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材料四   200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修订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不仅完善了“劳动”的概念,进一步承认了管理、服务、科技等劳动形式的价值创造功能,而且也丰富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私营业主、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体育、娱乐明星等首次纳入评选范围。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新闻办举行2005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新闻发布会》等


(1)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中劳动模范标准设立的原因,并分析材料二、三中劳动模范标准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四中劳动模范评选标准的新内涵,并简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计划机关采用价格工资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取代分配实物的指令性计划。这一理论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很有影响力。这表明当时我国(     
A.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索B.城市经济改革已全面启动
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
2022-09-16更新 | 43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回望来路,风雨如磐。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重大历史决议,拨正了航船前进方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领导举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些起义大多数失败了。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材料二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材料三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材料四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上述材料均选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开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及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决策。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