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研讨,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

材料二   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各国学者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教育部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招收研究生,要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出发,重点放在填补国家科学事业的空白和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基础科学、边缘科学和与工业、农业、国防有密切关系的最新科学技术的研究方面”。上述意见的提出(     
A.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B.意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C.旨在加强国际科技交流D.利于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19819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

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居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

结合材料,以“深圳·窗口”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21更新 | 4761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自1976年起,中国国家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多次出访国外考察。1977—1978年度的出访活动较1976年增长了27%。从出访的目的国来看,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各代表团重点考察这些国家工农业和科技的现代化水平,各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组织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经验。该类考察(     
A.重视了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B.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酝酿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D.实现了国家的经济转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接近于零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三 全会公报提出:现在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郑谦、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四卷)

材料四 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奇事”典型,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它的深远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并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史实加以说明。
2022-12-19更新 | 243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知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军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材料二

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

材料四

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
(2)指出材料四中“现代化”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2022-06-12更新 | 3911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7 . 如图是著名漫画家廖冰兄1979年创作的作品《自嘲》,其意在说明
A.人们对农村改革滞后于城市的不满
B.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之后面临的困境
C.党的政治路线应该进一步拨乱反正
D.改革开放需要更大的勇气解放思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舆论信息统计(局部)

时间舆论热词
20世纪70年代初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摸着石头过河、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后富,小平您好
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南方谈话、姓资姓社、下海、三个有利于、市场经济
21世纪初至今网购、互联网+、全面小康、中国梦、一带一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坚持道路自信是中共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为实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怎样重大的战略决策,具有怎样深远的历史意义?
10 . 下表是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其中1963—1965年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4.5
1958—1962年4.3
1963—1965年11.1
1966—1970年3.9
1971—1975年4.0
1976—1980年5.1
1981—1985年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A.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B.工农业生产平衡发展
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D.苏联经济援助和扶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