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是现代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此书首次出版于1981年,书中情节主要反映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小说梗概如下: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支持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进行改革,却遭到部长田守诚的反对;陈咏明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在厂里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同时关心群众,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女记者叶知秋写了有关陈咏明改革的报告文学,反响很大,但有人借机造谣中伤郑子云。田守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暗中也与郑子云展开较量。小说的结尾写到选举党的十二大代表,尽管田守诚部长耍尽花招,郑子云仍远远超过了他,获得了1006:287的压倒多数票数,最终当选为党的十二大代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故事梗概中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9-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1966年、1976年社会总产值、国民总收入中各部门所占比例,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分类
部门
社会总产值(100%)国民总收入(100%)
1966年1976年1966年1976年
农业29.725.443.641
工业53.158.138.243.3
建筑业6.48.03.74.9
运输业3.32.94.23.8
商业2.15.610.37.0
A.国民经济稳步增长B.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C.国民经济比例协调D.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2023-02-17更新 | 5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统计,“七五”时期(1986~1990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年均增长7.3%,集体所有制工业年均增长17.6%,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工业年均增长74%。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85年的97.7%下降到1990年的91.4%。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     
A.改革开放的有效推进B.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C.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4 . 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是近现代中国富强道路上不可缺失的重要推手。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三   1982-2000年中国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移动人数(单位:万人)

时期城镇总人口增加数人口移动人数劳动力移动人数人口移动年平均人数劳动力移动平均人数
19821990871565103208814401
19911995497939012020780404
199620001073210237573220301146

——据《中国统计摘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导致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不利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简要分析采取该战略的背景和目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1978年以后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B.合作 改造 农业 生产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D.开放 稳定 企业改革
2021-07-08更新 | 7550次组卷 | 7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主持人提议在讨论原定的三个议题之前,先讨论从次年1月起,把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的问题.得到了与会者的积极响应。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A.成为全面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B.为历史性转折创造了重要条件
C.违背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任务
2021-03-03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图片证史是研究历史的一种途径和方法,阅读材料(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你可以选择其中一幅图片或两幅及其以上图片,说明它或它们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主题,并对其进行阐释。(要求:指明图片及其信息,写出历史事件名称或主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8 . 下表为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些讲话。据此可知,邓小平意在
A.论证实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B.彻底纠正“左倾”错误思想
C.推动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全面推动中国融入全球化
2020-10-0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高层出国考察的形势图。此图反映了我国
A.开创了外交新局面B.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外交原则逐步发生变化D.为政策转型做了充分准备
10 .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对每次会议的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成功探索——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2019-10-16更新 | 133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