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3 . 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序幕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这场“伟大的变革”始于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九大
2019-12-19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第一中学等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并明确指出《论十大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这条路线虽然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毛泽东总说,建国后“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摘自焦春荣、刘玉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摘自《中国经济发展史》


(1)材料一中毛泽东同志的报告标志着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内容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精神?文中的“这个制度”指的是?
(3)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何时召开?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改革进入到了新阶段?
2019-08-13更新 | 35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6 . 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2018-06-01更新 | 2611次组卷 | 6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