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率先放宽政策,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区是
A.山东和山西B.安徽和四川C.河南和河北D.江苏和江西
2020-12-07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通班)
2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①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设置经济特区   ④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2020-10-14更新 | 344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沿江开放城镇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请回答
(1)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决定?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何重大意义?
(4)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设立经济特区B.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放沿江、边境城市
2020-01-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人民公社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7 . 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8 .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是
A.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发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
2019-08-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并明确指出《论十大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这条路线虽然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毛泽东总说,建国后“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摘自焦春荣、刘玉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摘自《中国经济发展史》


(1)材料一中毛泽东同志的报告标志着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内容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精神?文中的“这个制度”指的是?
(3)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何时召开?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改革进入到了新阶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