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对台工作也开始调整,由“解决台湾问题”开始转变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实现和平统一”。这一调整开始于
A.叶剑英的“九条方针”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改编的这首《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
A.20世纪40年代中
B.20世纪70年代初
C.20世纪8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初
2020-02-20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第四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19年国台办新年贺词中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风险挑战,团结广大台湾同胞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机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是
A.“一个中国”原则B.政治协商制度
C.和平统一方针D.统一战线策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可见,海峡两岸稳定的政治基础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B.“一个中国”的原则
C.“和平统一”的方针D.“政治协商”的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前提下,以“民间、单向、间接、渐进”的方式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实现了真正停战
B.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
C.“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
D.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A.相同的心理素质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D.共同的生活习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后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但也着重指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一个关键。这个关键应是
A.一个中国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实现三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宣传海报由于带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明确的政治方向而为后人所铭记。对下列两幅宣传海报的解读有误的是
A.都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反映了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
C.图1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对峙
D.图2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主题
9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得出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10 .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多次明确表示不会去搞“两国论”或“法理台独”,而是坚持“九二共识”。这表明马英九
A.拥护“一国两制”的方针B.坚持两岸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反对外国势力干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