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一次伟大转折,是因为本次会议有许多重大决定,其中包括有(     
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党的工作重点实行转移
③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       ④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 .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都是在党的历史上有重要而深远影响的会议,其中关于会议主题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3 . 党的百年历史中,党内规范性文件体系中共出现三个以“历史决议”命名的文件。其中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     
A.六届七中全会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六中全会D.十九届六中全会
4 . “这次会议决定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古老的中华民族从此迈进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时代。”材料所指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1-06-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2021-06-12更新 | 181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临沂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对南京的家庭职业抽样调查如下,该调查结果说明
A.国民经济逐年增长B.社会生活受时代变迁影响
C.轻工业优先得到发展D.家庭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8 .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
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9 . 1978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团去西欧五国考察访问。这次出访,是新中国成 立之后,中央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个政府经济代表团。经过考察,代表团对西方资本 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此次出访
A.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赴外国访问的代表团
B.标志着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C.彻底改变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的认识
D.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为改革开放作准备
2020-06-12更新 | 4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山东历史高考变式题
10 . 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西部经济对比调查统计表
年代工农业总产值差距农业人均收入差距
1981年2561.6亿元72.07元
1985年4359.9亿元170.67元
1986年5390.7亿元259.07元
1987年6785.9亿元331.62元

产生上述情况的时代因素是
A.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B.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的差异
C.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D.地理位置和资源开发程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