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
2 . 中共某会议通过的决定将此前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3 . 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工农业发展迅速B.科学技术发展
C.经济体制变革D.人民生活改善
4 . 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这一条例的发布表明,我国(  )
A.对外开放已经起航B.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体制改革开始D.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上海与全国GDP增长轨迹,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速持续稳定
B.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C.1984年上海开放后,经济增速领先
D.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上海发展的重要契机
6 . 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以上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减租减息、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土地流转
D.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020-01-20更新 | 617次组卷 | 16卷引用:巩固练03 中国现代社会主义建设-2020年【衔接教材·暑假作业】新高二历史(人教版)
7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宣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的抛弃。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
B.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原有禁忌
C.中国市场经济抛弃了公有制和计划体制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