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时间:1978年5月,内容:强调______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023-11-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甘肃河西成功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1-07-10更新 | 759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三   中国改革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写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指出材料三中“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的表现。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体现由“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
4 . 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城市经济改革开始实施
B.市场经济模式初步形成
C.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改革
D.单一经济结构有所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GDP增长率在1961年、1979年和1993年变化较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三年GDP增长率变化显著的共同因素是
A.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B.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C.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6 . 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6-12-13更新 | 223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合格考)试题
7 .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A.结束“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6-11-27更新 | 788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建国60年,前30年高举旗帜,中国软实力高于硬实力:后30年韬光养晦,中国的硬实力高于软实力。”后30年中国“硬实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五年计划”
B.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C.进行了改革开放
D.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