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1980-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570亿元增长到39273亿元,世界排名由第26位上升到第7位。这主要得益于(       
A.对外贸易出现顺差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24-02-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2001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小型张邮票,画面中悠闲飘浮的祥云联结着古老的华表与现代国贸大厦。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       
   
A.改革开放开始成为时代主旋律B.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新风格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确立D.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2023-07-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的蓝天牙膏广告,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条报纸广告。由此可知(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政企不分弊端得到彻底解决
C.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
2022-07-08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上海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在崇尚节俭的社会环境中显得相当萧条。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又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经验。经陈云同志批准,1956年一批企业从上海散到内地。一五计划期间,上海约有270多家企业在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内地省区生根开花,约有15万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参与内地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谷牧《谷牧回忆录》

材料二

1978-1988年,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逐渐主导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摘编自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支援外地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其阶段性特点。
2022-07-0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 ②转变了经营方式 ③调整了分配方式 ④取消了粮食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下图所示为某次重要会议的出席证。这次会议提出
A.废除人民公社体制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三   中国改革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写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指出材料三中“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的表现。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体现由“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
8 . 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工农业发展迅速B.科学技术发展
C.经济体制变革D.人民生活改善
9 .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   ②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
③拥有完全的经济管理权限   ④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 . 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开放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C.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D.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