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多次重要会议,其中某次会议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八七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遵义会议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19521978
原煤产量0.66亿吨6.2亿吨
钢产量135万吨3178万吨
粮食产量16392万吨30477万吨
在校学生数5444万人21351万人
医院、卫生院数35406442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整理


(1)结合材料一,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分析上表中1952年至1978年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在我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表是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表述。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请根据上表中所蕴含的有关“现代化”信息,整体性提取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4 .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出访日本,旋访新加坡,邓小平对新加坡的经济制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在第二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第一,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1978年邓小平对新加坡的考察(     
A.为设立经济特区提供了借鉴B.引起国人对市场经济的普遍关注
C.为引进外资提供了政策支持D.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9月,结束对朝鲜的访问后,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及河北、天津进行了一.次刻意安排又极其重要的调研活动。在长春时,他指出“世界天天发生变……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A.世界形势动荡多变B.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C.对外开放势在必行D.建立经济特区刻不容缓
6 .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说明中国(  )
A.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形成
B.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至全世界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
7 .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这一历史性决策始于(     
A.中共八大B.中共十ー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8 . 1978年,极具世界影响力的新闻周刊——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并用大量篇幅介绍邓小平,其文章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文章写道:“一位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指
A.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D.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开创邓小平时代 1978-1980

第7章                              1978

第8章   为自由设限1978-1979

第9章   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第10章   向日本开放 1978

第11章   向美国开放 1978-1979

第12章   重组领导班子 1979-1980

邓小平时代 1978-1989

第13章   邓小平的统制术

第14章   广东和福建的实验   1979-1984

第15章                                 1978-1982

第16章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步伐   1982-1989

第17章   台湾、香港以及西藏问题

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做准备

第19章   政治的潮起潮落

邓小平时代的挑战   1989-1992

第20章   北京:1989

第21章   稳住阵脚   1989-1992

第22章                      1992

——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的目录


(1)目录第1、15和22章标题不全,请结合所学知识,补齐这三个章节标题,并分别简要阐明这三个章节在改革开放进程的意义。
(2)该著被认为这一时期是“邓小平时代”,你认为有哪些理由?
10 . 习近平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昐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据此可知,改革开放
A.顺应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趋势B.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C.是综合考虑国情和国际形势的结果D.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