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2021-06-10更新 | 460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尖锐地提出要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在新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文章被一些人指责为“砍旗" ,但文章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特定的历史条件赋予了这场讨论超越一般理论观点争论的意义。该讨论的意义在于(     
A.破除了计划与市场上的思想困扰B.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走向成熟
C.利于思想理论根本性的拨乱反正D.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指导地位
3 . 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主持人提议在讨论原定的三个议题之前,先讨论从次年1月起,把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的问题.得到了与会者的积极响应。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A.成为全面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B.为历史性转折创造了重要条件
C.违背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完成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任务
2021-03-03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肖劲光将军回忆说:“全会还审查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提出了民主与 法制的任务......结束了两年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次会议
A.清算了陈独秀右倾错误B.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D.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5 . 1979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成立。外研社发展至今,出版图书中除英、法、日等大语种外,还有越南、老挝等小语种,更有一些“世人罕闻”的非洲部族语,如僧加罗语、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等。外研社的发展反映了
A.新时期我国外语研究世界领先B.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顺应需求
C.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成就突出D.新时期我国人才满足国家需要
2020-11-18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五校(宜城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曾都一中、南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1980年3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也许现在我们才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邓小平意在说明
A.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B.要完整准确地研究清楚社会主义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上是失败的D.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国情结合
2020-10-01更新 | 403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
A.“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C.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8 . 1978年5月7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提出要有条件、有计划地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要规定合理的奖励、计件工资办法,严格控制奖金总额和计件超额工资。这表明
A.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D.政府尝试突破计划体制束缚
2020-05-22更新 | 46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2007年达到21738亿美元;外汇储备1978年为1.67亿美元,2007年达到1.53万亿美元。这主要因为
A.加入WTO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D.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0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镜头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成为改革的起点

材料一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全县有名的穷困村。由于吃不饱,每年秋后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外出讨饭。1978年,生产队社员签订了全国第份包干合同,如图


材料二 今年(1979年)全队粮食总产量132370斤,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总和……据初步统计,今年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000多元,平均每人400多元。1966年至1976年,人均年收入在16.5元至40元之间。

——据凤阳县委政策研究室《“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1979年2月)整理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大包干歌》


(1)以上材料说明小岗村的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实行“大包干”后,小岗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镜头二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材料四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对投资额达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材料五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材料六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2)据以上材料概括,经济特区实行了哪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特区的建立有何意义?

镜头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仿照表格其他部分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镜头四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试举例说明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需答出四个事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